• 德恒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9日

分享到 :
分享按钮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德恒太原

刑事业务

内训课程

刑事专业委员会

内训第70讲


前言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
2025年3月28日,德恒太原刑事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刑委内训第70讲,共同观看视频课程《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》。
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


讲座内容




近年来,诈骗罪案件司法实践呈现复杂化、专业化特点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程捷副教授通过直播课程,结合实务经验剖析了当前指控逻辑的演变与辩护策略的突破口。本文提炼核心观点,为法律从业者提供参考。

一、指控逻辑的三大新特点

1、“话术即罪”倾向:部分案件中,预设沟通模板(如营销术语)被直接等同于诈骗手段,忽视民事交易与刑事犯罪的边界。

2、弱化被害人责任:即使被害人明知风险仍主动参与(如高风险投资),司法机关可能淡化其过错,强化对行为人的归责。

3、主观目的推定泛化:通过资金未按约定使用等事后结果,反向推定“非法占有目的”,存在客观归罪风险。

4、专家建议:严格遵循构成要件递进审查(诈术→错误认识→财产处分→损害结果),避免以单一要素定罪。

二、构成要件拆解与民刑边界

通过案例分析,明确关键要点:

诈术的实质性:需足以影响理性人财产决策(如虚构资质 vs 夸大宣传);

因果关系的阻断:若被害人基于投机心理处分财产,可能切断诈骗行为与结果的关联;

民刑非对立关系: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可能并存,需综合履约能力、钱款去向等判断主观故意。

三、程序漏洞与辩护突破口

1、电子证据的合规性质疑:重点审查聊天记录、支付数据的提取程序合法性;

2、司法鉴定的客观性挑战:针对“话术诈骗性鉴定”等报告,质疑鉴定标准与机构资质;

3、分拆指控事实:将整体“诈骗数额”拆解为单笔交易,逐一审查是否符合犯罪构成。

4、实战策略:从资金实际用途、部分履约行为切入,反向推翻“非法占有目的”推定。

结语:回归构成要件的理性辩护

在当前背景下,唯有紧扣构成要件模型,精准攻击证据链薄弱环节,方能实现有效辩护。

 
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
结语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德恒太原刑委会坚持开展内训活动,重在不断提高本委律师的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,为德恒刑辩人及各位同行提供互相交流、学习的平台,旨在不负所托,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、精准、有效的刑事辩护服务。



刑委动态丨诈骗罪的指控逻辑与辩护应对,德恒太原刑委组织开展内训第70讲

DHTY

扫码丨关注我们

德恒太原刑事专业委员会



0351-8395811